白彥花鎮:繪就好“楓”景 架起連心“橋”
烏拉特前旗政府門戶網站
2025年06月13日 11:45
編輯:
武榮
來源:
烏拉特前旗白彥花鎮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使每個社會細胞都健康活躍,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將和諧穩定創建在基層?!苯陙恚讖┗ㄦ倛猿趾桶l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探索拓寬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路徑,組建“黨支部+網格+志愿者”自治調解隊伍,通過“早介入、巧聯動、重預防”的工作模式,實現矛盾不上交、風險早化解,持續維護轄區社會大局穩定。
白彥花鎮黨委充分發揮統籌協調職能,成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領導小組,制定調解工作方案,明確10個嘎查村黨支部在調解工作中的職責與任務。黨支部帶頭組建黨員調解隊,深入農牧民群眾,洞察社情民意,及時察覺并掌握各類矛盾糾紛,構建起“黨委領導、支部主抓、黨員參與”的三級聯動機制。以呼和布拉格嘎查黨支部為例,在處理一起村民土地糾紛時,黨員調解隊主動介入,組織雙方當事人協商調解,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參照村規民約,提出具體解決方案,經過長達3小時的反復溝通,最終促成雙方達成書面調解協議,并承諾不再就糾紛產生爭議。
建立“網格指導員+網格長+網格員”的三級治理架構,科學劃分68個網格,選聘由嘎查村“兩委”干部、黨員、退休老干部等人員組成的立場堅定、品行良好、公道正派、熱心調解的網格員71名,充分發揮網格員“人熟、地熟、臉熟”的優勢,通過每日網格巡查,采取嘮家常、暖心交流等方式,實現矛盾糾紛“底數清、情況明、動向實”,推動“接訴即辦”向“未訴先辦”延伸。以塔汗其嘎查為例,網格員接到一起村民因占地補償款分配方案意見不一而引發的糾紛訴求后,及時參與了方案的制定修改,確保政策的透明性和公正性,并從相關法律法規、鄰里和睦等多方面進行勸導,引導矛盾雙方換位思考,最終獲得了群眾的支持與理解,不僅算清了土地權屬的“明白賬”,更系緊了鄰里之間的“情感結”。
深挖本地志愿服務資源,吸納轄區老黨員、本鄉本土大學畢業生、返鄉創業者、致富能人等參與鄉村治理,壯大矛盾化解力量。志愿服務隊深入群眾問需問難,變“村民找”為“找村民”,以“談心”的方式,依托嘎查村內矛盾糾紛調解室,將收集到的問題進行梳理歸納,面對面傾聽農牧民群眾訴求,推動源頭預防,做到矛盾糾紛即時談、就地談,變村民“心結”為“心解”,變“貼近”為“貼心”。近日,和順莊村兩戶村民因房屋邊界問題產生糾紛,雙方互不相讓。志愿服務隊了解情況后立即召集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從鄰里關系、親情友情等方面入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勸說雙方相互理解包容,同時找到房屋邊界準確依據,為調解工作提供有力支撐。經過不懈努力,雙方當事人最終達成和解,一場即將激化的矛盾糾紛得以圓滿化解。
“黨支部+網格+志愿者”自治調解模式并非簡單疊加,而是深度融合、協同作戰,共同奏響調解工作和諧樂章。
下一步,白彥花鎮將持續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多措并舉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深耕鄉村“微治理”,從末梢處著眼、從細微處入手,加強橫向創新、縱向深化,為源頭治理、和諧共享的基層治理之路注入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