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烏拉特前旗白彥花鎮查干哈達嘎查的千畝丹參種植基地迎來盛花期,成片的丹參植株挺拔,紫色小花綴滿枝頭,微風拂過泛起層層花浪,連綿的紫色花海與遠山、田野相映成趣,宛如一幅生動的"富春山居圖"。種植戶朝格圖正穿梭田間進行管護,一派產業興、鄉村美的景象。
“丹參花能割三茬,每畝產量在300公斤左右,收入每畝預計2000元,到十月份,鮮根能產到5000斤,按當前市場價計算,畝均效益超15000元,是傳統農作物的十倍以上。”朝格圖說。
"你看這沙土地,種玉米畝產不過千斤,現在種丹參保守估計能收 300公斤,關鍵是能控肥節水,實現生態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朝格圖蹲在田壟間,抓起一把疏松的土壤向記者展示。
晝夜溫差大、沙質土壤透氣性好,再配上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這里可謂丹參量身定制的生長環境,也成為了烏拉特前旗發展中藥材產業的獨特優勢。今年,當地牧民主動求變,與合作社、文旅投企業聯合試種千畝丹參,采用"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引進優質丹參品種,通過滴灌技術和有機種植標準管理,與外地企業簽訂訂單,探索"特色種植+農文旅"的產業融合發展新路徑。
“如果咱們前期這一千畝實驗成功的話,我們將擴大種植面積,并在大佘太周邊建立屬于烏拉特前旗自己的中藥材交易市場,同時我們也對接了外面的企業,后續將進行深加工,讓農牧民們種出來的東西不愁賣,通過建立工廠、企業,從 ‘賣原料’ 到 ‘造鏈條’,全產業開發,激活鄉村振興‘藥’動能。”烏拉特前旗宏宸文旅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王宇飛說。
近年來,烏拉特前旗依托資源稟賦,大力發展"草原藥谷" 生態工程。丹參等中藥材的大面積種植,每畝每年可減少地下水開采100多立方米,其深根系還能固沙改土,實現了 "節水—固土—增收" 的多重效益。這種生態友好型產業,與當地 "生態優先 + 產業突圍" 的雙輪驅動戰略高度契合,也為北疆生態屏障建設提供了新的實現形式。
盛夏時節,烏拉特前旗白彥花鎮查干哈達嘎查的千畝丹參種植基地迎來盛花期,成片的丹參植株挺拔,紫色小花綴滿枝頭,微風拂過泛起層層花浪,連綿的紫色花海與遠山、田野相映成趣,宛如一幅生動的"富春山居圖"。種植戶朝格圖正穿梭田間進行管護,一派產業興、鄉村美的景象。
“丹參花能割三茬,每畝產量在300公斤左右,收入每畝預計2000元,到十月份,鮮根能產到5000斤,按當前市場價計算,畝均效益超15000元,是傳統農作物的十倍以上。”朝格圖說。
"你看這沙土地,種玉米畝產不過千斤,現在種丹參保守估計能收 300公斤,關鍵是能控肥節水,實現生態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朝格圖蹲在田壟間,抓起一把疏松的土壤向記者展示。
晝夜溫差大、沙質土壤透氣性好,再配上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這里可謂丹參量身定制的生長環境,也成為了烏拉特前旗發展中藥材產業的獨特優勢。今年,當地牧民主動求變,與合作社、文旅投企業聯合試種千畝丹參,采用"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引進優質丹參品種,通過滴灌技術和有機種植標準管理,與外地企業簽訂訂單,探索"特色種植+農文旅"的產業融合發展新路徑。
“如果咱們前期這一千畝實驗成功的話,我們將擴大種植面積,并在大佘太周邊建立屬于烏拉特前旗自己的中藥材交易市場,同時我們也對接了外面的企業,后續將進行深加工,讓農牧民們種出來的東西不愁賣,通過建立工廠、企業,從 ‘賣原料’ 到 ‘造鏈條’,全產業開發,激活鄉村振興‘藥’動能。”烏拉特前旗宏宸文旅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王宇飛說。
近年來,烏拉特前旗依托資源稟賦,大力發展"草原藥谷" 生態工程。丹參等中藥材的大面積種植,每畝每年可減少地下水開采100多立方米,其深根系還能固沙改土,實現了 "節水—固土—增收" 的多重效益。這種生態友好型產業,與當地 "生態優先 + 產業突圍" 的雙輪驅動戰略高度契合,也為北疆生態屏障建設提供了新的實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