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片紅柳在鹽堿地上傲然挺立、茁壯成長,枝條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據了解,先鋒鎮新華村土壤鹽堿化嚴重,村民們守著土地卻難以增收,而紅柳憑借其超強的耐鹽堿、抗風沙特性,以及枝條柔韌的特質,經加工制成的紅柳簽在燒烤市場備受青睞。如今,越來越多的村民投身紅柳種植與加工產業,今年新華村紅柳種植面積達200畝。
“這幾年種紅柳,一畝地能賣到1300到1400元。今年,通過技術改良,苗數比以前更密了,明年每畝地能賣到2000塊錢是沒問題。而且紅柳種2、3年,也改良了鹽堿地,像現在這個地就已經沒堿了。”先鋒鎮新華村村書記祁建平說。
八百里河套最東端,南鄰黃河北靠山,中間是個鹽堿灘,說的就是先鋒鎮。長久以來,這片鹽堿地始終是制約先鋒鎮農業發展的“頑疾”。今年,先鋒鎮黨委在鹽堿地綜合示范園種植了240畝紅柳,開展了一場生態經濟試驗。
“我們引進企業,種紅柳建廠房,想起到試驗示范帶頭作用,如果年底紅柳成功了,就讓先鋒鎮村‘兩委’、村書記,包括產業帶頭人來觀摩,形成規模,讓村民新增一條發家致富路。”先鋒鎮人大主席白勇說。
從寸草不生的鹽堿地到生機勃勃的“綠色銀行”,先鋒鎮的“紅柳經濟”走出了一條生態與經濟相得益彰、攜手共進的發展之路,紅柳不僅成為改良鹽堿地的“先鋒”,更成為村民們增收致富的“金鑰匙”。
一片片紅柳在鹽堿地上傲然挺立、茁壯成長,枝條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據了解,先鋒鎮新華村土壤鹽堿化嚴重,村民們守著土地卻難以增收,而紅柳憑借其超強的耐鹽堿、抗風沙特性,以及枝條柔韌的特質,經加工制成的紅柳簽在燒烤市場備受青睞。如今,越來越多的村民投身紅柳種植與加工產業,今年新華村紅柳種植面積達200畝。
“這幾年種紅柳,一畝地能賣到1300到1400元。今年,通過技術改良,苗數比以前更密了,明年每畝地能賣到2000塊錢是沒問題。而且紅柳種2、3年,也改良了鹽堿地,像現在這個地就已經沒堿了。”先鋒鎮新華村村書記祁建平說。
八百里河套最東端,南鄰黃河北靠山,中間是個鹽堿灘,說的就是先鋒鎮。長久以來,這片鹽堿地始終是制約先鋒鎮農業發展的“頑疾”。今年,先鋒鎮黨委在鹽堿地綜合示范園種植了240畝紅柳,開展了一場生態經濟試驗。
“我們引進企業,種紅柳建廠房,想起到試驗示范帶頭作用,如果年底紅柳成功了,就讓先鋒鎮村‘兩委’、村書記,包括產業帶頭人來觀摩,形成規模,讓村民新增一條發家致富路。”先鋒鎮人大主席白勇說。
從寸草不生的鹽堿地到生機勃勃的“綠色銀行”,先鋒鎮的“紅柳經濟”走出了一條生態與經濟相得益彰、攜手共進的發展之路,紅柳不僅成為改良鹽堿地的“先鋒”,更成為村民們增收致富的“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