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11152824011755193F/2024-0011 | 主題分類 | 其他 |
發文機關 | 烏拉特前旗人民政府辦公室 | 文 號 | 烏政辦發〔2024〕11號 |
成文日期 | 2024-04-09 | 公開日期 | 2024-04-12 |
公文時效 | 有效 |
我旗《烏拉特前旗套內零星沙丘治理方案(2024—2025年)》已編制完成,現隨文呈報,請予審閱。
烏拉特前旗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4月9日
烏拉特前旗套內零星沙丘治理方案
(2024—2025年)
按照《巴彥淖爾市黃河“幾字彎”攻堅戰實施方案(2021—2030年)》和市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下達套內零星沙丘治理任務和明確“沙丘長”的通知》(〔2023〕3號)文件精神,全面落實兩年內(2024—2025年)完成零星沙丘治理殲滅戰任務,結合我旗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況
烏拉特前旗零星沙丘,分布范圍涉及西小召鎮、烏拉山鎮、額爾登布拉格蘇木、西山咀農場三個蘇木鎮一個農場,沙丘總面積為19100畝。其中,西小召鎮零星沙丘2處,面積1050畝;烏拉山鎮零星沙丘4處,面積10610畝;西山咀農場零星沙丘2處,面積1050畝;額爾登布拉格蘇木零星沙丘7處,面積6390畝。沙化類型是固定沙丘,土地權屬為集體所有。實施治理措施為:封沙育林、灌木造林、草原圍欄等。
二、治理目標
2024年—2025年治理總任務是19100畝,其中2024年計劃完成18540畝,2025年計劃完成560畝。通過有效地治理零星沙丘,減少風沙危害,改善局部生態環境,這不僅改善當地群眾生活環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還可促進周邊經濟社會發展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三、進度安排
該項目實施年限為二年。2024年完成18540畝,占總任務的97%,在西小召鎮2個小班1050畝、烏拉山鎮4個小班10610畝、西山咀農場2個小班1050畝、額爾登布拉格蘇木4個小班5830畝;2025年完成560畝,在額爾登布拉格蘇木3個小班560畝。
四、治理措施
實施治理措施為:封沙育林、灌木造林、草原圍欄等。
1.西小召鎮零星沙丘面積1050畝。
(1)乃馬岱1小班位于紅柳圪旦,沙丘面積150畝,該沙丘在黃河防洪堤內,屬水利部門治理范圍,水利部門已進行規劃治理種草,由水利部門負責實施,本實施方案中沒有編制具體治理措施及投資概算。
(2)乃馬岱2小班二文圪旦沙丘面積900畝,西小召鎮政府和自然資源部門已規劃為耕地占補平衡地塊,本實施方案中未編制治理措施及投資概算。
2、烏拉山鎮零星沙丘面積10610畝。
(1)鹽海村1小班位于西沙灣,沙丘面積1150畝,已種植果樹和防護林333畝,治理措施實施中幼林撫育,促進林分健康生長,提升治理成效,其余部分圍封治理。
(2)鹽海村2小班位于西沙灣,3小班位于北大壩,沙丘面積8810畝,治理措施規劃為封沙育林,外圍網圍欄圍封,網圍欄內種植5行沙棗鎖邊林,造林模式為株距3米,行距4米,圍欄內按照不同的立地條件,栽植沙柳、梭梭(一穴兩株)等,造林模式兩行一帶,帶距5米,行距1米,株距2米。
(3)塔布村1小班位于塔布村西,沙丘面積650畝,治理措施規劃為封沙育林,外圍網圍欄圍封。
3、西山咀農場零星沙丘位于二分場,1、2小班沙丘面積1050畝,已開發為西山咀農場養殖園區,園區內道路兩側已綠化,共種植防護林面積200畝,屬于已治理本實施方案中未編制治理措施及投資概算。
4、額爾登布拉格蘇木零星沙丘面積6390畝。
(1)阿力奔嘎查1小班位于烏梁素海東岸,面積1550畝,已規劃在三北六期工程治理范圍內,規劃治理措施規劃為草原圍欄,為加快治理速度,雨季采取免耕補播的措施,進行適當補植補造,樹種主要為檸條、籽蒿等。
(2)阿力奔嘎查2小班位于阿力奔嘎查蒙羊養殖場北側,面積180畝,治理措施采取封沙育林,外圍網圍欄圍封,網圍欄內種植5行沙棗鎖邊林,造林模式為株距3米,行距4米。
(3)阿力奔嘎查面積3、4小班位于西佘路東側,面積380畝,已規劃在三北六期工程治理范圍內,治理措施為灌木造林播種檸條。造林模式為兩行一帶,帶距5米,行距1米,株距2米。
(4)西羊場嘎查1、3小班位于西佘路西側,面積680畝,已規劃在三北六期工程治理范圍內,治理措施為規劃草原圍欄,為加快治理速度,雨季采取人工撒播的措施,進行適當補植補造,樹種主要為檸條、揚柴、花棒、籽蒿等種子。
(5)西羊場嘎查2小班位于村北烏梁素海東岸,面積3600畝,已規劃在三北六期工程治理范圍內,造林措施規劃為封沙育林,為加快治理速度,雨季采取免耕補播的措施,進行適當補植補造,樹種主要為檸條、籽蒿等。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由旗林草局和蘇木鎮、嘎查村聯合成立項目領導小組。項目在領導小組負責人的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旗林草局、蘇木鎮、項目建設單位簽訂責任狀,將工作質量與政績掛鉤,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
(二)強化制度建設
嚴格執行《防沙治沙法》《森林法》《草原法》《濕地保護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規。建立和完善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的政策體系,加強監督考核。加強林草行政執法機構和隊伍建設,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亂砍濫伐林木、亂墾濫占林地草原、亂捕濫獵野生動物等違法犯罪行為。
(三)加大政策支持
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原則,完善政策機制,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防沙治沙,拓寬投資渠道,建立持續穩定的以公共財政為主、政府企業社會多元化的沙化土地治理投入機制,為促進沙區生態恢復提供有力保障。積極爭取中央財政支持,并持續加大各級財政投入力度。出臺綠色金融扶持政策,引導社會各層面投資林草植被保護和建設、林沙草產業開發、光伏治沙等,打破行業、地區、所有制界限,形成多元投資生態保護和建設的新格局。
(四)加強宣傳引領
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廣泛深入地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增強人們對零星沙丘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在治理工程中因利勢導適當發展經濟林,逐步提高經濟效益,同時加強政策宣傳,調動人們的積極性,使經濟林產業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附件: